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艺术家数据库 > 王琦 |
王琦简介 |
中藏联艺术网 2009年10月19日 来源:网络 |
|
王 琦 1918.1.4- 生于四川省宜宾县。次年,随父母去重庆定居 。
1924 年在家庭私塾念小学,喜爱美术、音乐、文学 。
1928 年至 1933 年在江北县治平中学念书 。
1934 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 1937 年毕业 。
1938 年 4 月至 8 月,在武汉由郭沫若领导下的政治嘀咕第三厅艺术处美术科从事抗战美术宣传工作 。
1938 年 8 月至 12 月,在延安鲁迅文艺学院美术系学习。毕业后,回到重庆 。与卢鸿基、丁正献、黄铸夫、洪毅然、冯法 等合办《战斗美术》杂志,与卢鸿基共同担任主编 。同时,参加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开始木刻创作活动 。
1939 年 2 月 28 日 ,首次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木刻作品《在冰天雪地中的我游击队》 。
3 月,首次参加 " 木协 " 在重庆举办的 " 抗战木刻作品展览会 " 。
1939 年 9 月,一部分木刻作品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国抗战美术作品展览会 。创作《农村之秋》、《不忘此仇》(组画四幅)《集贤村》(连环木刻四十幅)等作品 。
1940 年 8 月,在重庆南岸精益中学担任图画、劳作教员。在这时期连续为党创办的《战时青年》杂志每期作封面木刻(《嘉陵纤夫》、《奔马》、《采樵归来》、《原野之春》、《警报解除以后》等)。作品深得周恩来同志的赞赏。此后,即经常在《新华日报》上发表木刻作品 。创作《报童》、《街头演出》、《野蛮的屠杀》、《买平价米归来》等木刻作品 。
1941 年 3 月,因 " 皖南事变 " 爆发,在党的帮助下,离开重庆去昆明、滇缅路一带,沿途作了一些写生画。这年 3 月 " 木协 " 被国民党反动派非法解散 。与卢鸿基、丁正献、刘铁华等共同发起筹组中国木刻研究会 。 8 月回到重庆,在文德女中担任美术教员。 11 月参加文化工作委员会举办的全国木刻展览会 。并撰文《新的收获、新的努力》在《新华日报》发表 。创作《开山》、《嘉陵江上》、《冬日的防空洞》、《盐场》、《晒棉纱》、《打石女工》等木刻作品 。
1942 年 1 月 3 日 ,中国木刻研究会在重庆成立,当选为常务理事,负责出版组工作 。并先后担任《新蜀报》的 " 半月木刻 " 、《新华日报》的 " 木刻阵线 " 、《国民公报》的 " 木刻研究 " 三种副刊的主编 。
1942 年 1 月,为响应国际反侵略运动周纪念活动 。参加起草中国木刻家致苏、英、美木刻家信三封,分别在《新蜀报》发表 。
1942 年 3 月,在重庆金陵大学理学院教育电影部从事科学教育美术片绘制工作 。
1942 年 10 月,参加郭沫若领导的文化工作委员会第二组工作。同时,筹备并主持第一届双十全国木刻展工作 。
10 月 10 日 开幕,撰文《漫谈全国木刻展》在《新华日报》发表 。创作《马车站》、《听讲演》等木刻作品 。
1943 年 1 月 2 日 ,应《新华日报》元旦征文,撰写《展望一九四三年的木刻运动》在该报发表 。
1 月 13 日 ,又发表了《一年来木刻运动的总检讨》一文 。
1943 年 3 月,参加第二次苏联版画展筹备工作,并撰写《记苏联版画展》一文在《新华日报》发表 。又撰写《苏联木刻版画与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一文在《中苏文化》杂志上发表 。
1943 年 5 月,参加举办中国木刻作品送苏联展览预展,并撰写《中苏木刻艺术之交流》一文在《新华日报》发表 。同时, " 木研会 " 改选,继续当选为常务理事,负责总务组及出版组工作 。
6 月,在陶行知主持的育才学校绘画组任教 。与国际宣传处联系,筹划中国木刻作品送英、美、印三国展出工作 。创作《拉纤》、《农家秋晚》、《在 * 字旗下》《晨出》等木刻作品 。并与尚莫宗合作长篇连环木刻《三兄弟》(共 100 幅)。 10 月,参加主持第二届双十全国木刻展工作 。
|
|
|
字体【小 大】【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本页】 |
 |
|
拍卖预展 |
.2009年秋季拍卖会
.北京中招国际上海首届秋季大拍
.2009年秋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
.2009年秋季拍卖会
.嘉德四季第十九届拍卖会
.春秋留真(贰)——2009常州
.2009年艺术品拍卖会
.收藏清民国家具正当时
.连环画收藏何以风光不再
.投资艺术品爱“玩”才会赢
|
|
相关新闻 |
.ARTnews公布2009年全球顶尖
.“第七届台新艺术奖”于台北
.艺术收藏的价值无处不在
.翡翠收藏需要二级市场
.寇勤:艺术收藏的乐趣无处不在
.大亨们如何将收藏价值最大化?
.昆明最小的古董收藏家只有13岁
.收藏清民国家具正当时
.连环画收藏何以风光不再
.投资艺术品爱“玩”才会赢
|
|
热点关注 |
.ARTnews公布2009年全球顶尖
.“第七届台新艺术奖”于台北
.艺术收藏的价值无处不在
.翡翠收藏需要二级市场
.寇勤:艺术收藏的乐趣无处不在
.大亨们如何将收藏价值最大化?
.昆明最小的古董收藏家只有13岁
.收藏清民国家具正当时
.连环画收藏何以风光不再
.投资艺术品爱“玩”才会赢
|
|
相关评论 |
.ARTnews公布2009年全球顶尖
.“第七届台新艺术奖”于台北
.艺术收藏的价值无处不在
.翡翠收藏需要二级市场
.寇勤:艺术收藏的乐趣无处不在
.大亨们如何将收藏价值最大化?
.昆明最小的古董收藏家只有13岁
.收藏清民国家具正当时
.连环画收藏何以风光不再
.投资艺术品爱“玩”才会赢
|
|
|